******************************************************************************
2015年10月24日星期六

花莲县秀林国中「阅读推动计划」

1.0 學校背景及現況分析:
  • 花莲县秀林国中,目前為13班的小型學校,學生人數348人,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308人,約佔全校學生數的百分之九十。大多數原住民經濟困難,據近幾年來之調查,家長職業多為為農、漁、工,有相當的比例為無業或打零工(詳如圖一)。
  • 此外,學生家庭功能不彰的問題亦頗為嚴重(詳如圖二)。因此,學生常有學習動機薄弱、價值觀混淆、行為習慣不良、自信心不足,責任心不夠,輕忽自己文化及中途輟學等問題。有鑑於此,本校一直致力於推動以「解決學生問題為導向」的閱讀計劃,希望讓每位學生都成功:在學業上有所成就;能夠對自己負責。
  • 幾十年來台灣教育在學校制度、師資培育、課程及教學上一直是以漢族文化為主體,使得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精神逐一流失。
  • 在長期的教育政策下,秀林國中的學生在成長的學習歷程中經常遭遇挫敗,產生不適應,加以文化刺激不足,因此,學生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對自身所屬文化缺乏向心力及認同感,而形成學業與行為上的偏差。計畫的推動便是希冀能改善上述問題。




2.0計畫緣起

 一、希望解決學生問題,讓每位學生都能成功。
 二、提升學生的識讀能力與學習態度,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建構蘊含文化回應的教學目標與內涵的方案,提昇學生的族群認同。
 四、尋找突破學習困境的可行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五、希望「教師專業,學生樂業」。

3.0目標: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並培養閱讀能力,奠定終身閱讀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垂直與水平思考的能力。
 三、充實圖書館資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四、建立校園讀書風氣,提高學生閱讀效能。
 五、結合社區及家長資源,全面性的推動閱讀計畫。
 六、從閱讀活動中涵養學生的品德,養成良好的品性。
 七、從閱讀活動中養成原住民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了解。
 八、從閱讀活中讓學生對花蓮這塊土地有更深的了解,進而認同、熱愛自己的家鄉。
 九、提倡多元閱讀,讓閱讀更具深度及廣度。
 十、各班建立屬於自己的閱讀計畫,培養正確的態度及方法。

4.0主要發展歷程:

 一、成立「閱讀工作圈」推動小組擬定辦法工作進
       二、成立教學團隊每週定期研討課程實施對話。
                   三、推展各項實施策略。
                   四、教學評鑑、分享經驗。

5.0實施方式:

          一、成立推動閱讀工作小組,負責推動全校閱讀工作。

              二、營造校園閱讀風氣,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 充實校園圖書設備,提供學生多樣選擇。        
  • 於校園動線最佳處建構第二第三圖書閱覽室,提供學生最佳的借閱空間。
  •  建構閱讀網路平台分享閱讀資訊、電腦借閱、分享學生作品並由班級輪流擔任義工管理圖書閱覽室。
  • 鼓勵學校老師參加各項閱讀研習。
  • 製作閱讀紀錄卡記錄學生閱讀情形,培養閱讀習慣。
  • 製作「每週一句」,增加學生對名言錦句的認識。
  • 摘錄名言佳句,廣貼校園各角。
  • 讓學生在集會時上台與全校分享與哲理、道德相關的小故事,並整理成書面              資料,發放各班。
  • 讓學生擔任廣播員,透過「秀中之聲」介紹各項閱讀的資訊、好書介紹、讀              後心得等。
  • 舉辦各項與閱讀相關的競賽,讓學生有表現、互相交流的管道。
  • 發行校園月刊,提供各處室宣導管道,增闢「文章精選」專欄,提供好文章,提升學生關心周遭的人、事、物的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
  • 成立校內閱讀工作圈及教職員工讀書會,提升学校教師閱讀及討論分享之風氣促進自我專業之成長。
  • 開闢專欄 (川堂及教室作好書介紹專覽。



三、推動班級閱讀風氣。
  • 推動晨讀、班級共讀活動,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
  • 成立班級圖書角,便利各班學生借閱,培養學生隨時閱讀的習慣。
  • 各班教室佈置增設閱讀專區張貼優良文章與學生作品。
  • 配合戶外教學及相關系列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太魯閣族群文化。
  • 校園月刊出開,提升學生關心周遭的人、事、物及寫作發表能力。
  • 秀中之聲開播,訓練學生收集資料及口語表達能力。
  • 好書介紹,利用不同的宣導方式介紹好書和新書,方便學生查詢與借閱。
  • 增加閱讀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利用空白課程、社團、慈暉班安排語文領域老師及閱讀專長教師指導學生閱讀。
  • 利用語文領域介紹並講讀台灣各大族群作家作品,提升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及對各族群的尊重。
  • 將閱讀納入本校本位課程,在各個不同學習領域及活動中支援閱讀。


          四、辦理相關競賽,增加學生興趣。
  • 辦理說故事比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 鼓勵學生對外投稿。(推動能源教育作文比賽、我是書評家徵文比賽、閱讀越           有趣繪本製作、閱讀心得競賽、兩性教育作文比賽、溫世仁基金會作文比賽手工書製作比賽、好書介紹海報比賽、讀書心得徵文比賽、「寓言故事」撰寫比賽閱讀心得寫作「我是書評家」比賽等。)
  • 辦理相關語文競賽。(讀書角佈置競賽、讀書心得、手工書製作比賽、好書介   紹海報比賽等)
  • 辦理相關活動,提升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秀林鄉公所提供經費協助學校辦理各項活動:故事人才培訓、校園書展、手工書製作等)
  • 辦理閱讀學習各項競賽。


五、預期成果:
  • 在教學中融入品格教育及學校期許,提升學生合作關懷的品格及信心、負責任的態度。
  • 養成學生閱讀的習慣,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
  • 營造豐富的閱讀環境,培養多元的閱讀能力。
  • 培養學生發表自我,表現自我想法與見解的能力。
  • 整合社區相關資源、建立完善的學習網路。
  • 在閱讀的活動當中,讓學生體會到族群、故鄉之美,進而認同自己、喜 愛自己的家鄉。
  • 鼓勵家長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增進親子互動。


0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