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23日星期五

上海的早期亲子阅读中年轻父母陪伴情况与指导能力研究

早期亲子阅读中年轻父母陪伴情况与指导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4-02-13 17:44:16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章淼榕 2011

1997年以来,各国学前教育界重新审视早期儿童阅读的价值,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证实了早期阅读与孩子未来学业成就及其他发展高度相关。目前有关学者一致认为:早期阅读应当以发展儿童早期阅读技能,建立自主阅读能 力为目标;其培养应当从出生开始。由于在0~3岁婴幼儿阶段,公共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大多数婴幼儿的阅读活动在家庭中进行,即使进入机构教育,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的支持,因而亲子共读正成为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一种新走向。本研究试图从调查了解年轻家长在亲子共 读活动中的陪伴情况与指导能力入手,进而基于社区开展应用性研究,最终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主,共发放《亲子阅读情况调查表》173份,回收173份,均为有效问卷。被调查的家庭中,孩子的年龄分布如下:0~1岁占 8.7%1~2岁占39.3%2~3岁占52.0% ;孩子性别基本对半。填表人为父母亲的占71.7%,祖辈及其他人占27.7%,其他人占0.6%。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大学(大专与本科)为主,各占 78.4%67.4%。按照孩子性别对半、三个月龄段平均分布等原则,兼顾参加意愿,招募其中30户对象开展了应用性研究。
  
       (二)研究工具

  整个研究过程采取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应用研究、个案跟踪。问卷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后自编。内容包括:(1)孩子 阅读现状;(2)亲子阅读理念;(3)亲子共读现状。30户家庭的应用研究中,针对其中7户家庭进行个案跟踪,采用了访谈、录像、个别咨询等方式。调查采 用调查员与调查对象一对一的面谈方式进行。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年轻父母尚未把握亲子阅读的内涵、功能和重要性,其陪伴情况堪忧

  1.一半以上的年轻父母对于亲子阅读的理解不够全面

  目前学前教育界普遍推崇的所谓亲子阅读的概念是指父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建议从孩子出生起进 行。然而仅有37.6%的家长认同这一概念。42.2%的家长将亲子阅读定义为一起看图书,还有少数把亲子阅读等同为讲故事教识字等 50%左右的父母认为7~12个月应该是早期阅读的开端。他们正是从孩子这个月龄段开始亲子阅读。其中,30%的父母虽然发现孩子0~6个月已经开始有阅 读表现,但仍然认为1~3岁才称得上真正的亲子阅读。

  2.大多数年轻父母没有认识到亲子阅读的功能和重要性
  有23.7%的家长认同电视等多媒体对儿童吸收信息更有效,26%不认同,50.3%认为很难说。对应他们自己的行为,有30%左右的家长没有形成经常阅读或每天阅读的习惯,显然这对孩子将有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另外,亲子阅读最经常使用的材料依次为:识字图片”(42.7% )绘本”(33.5%)儿歌”(27.2%)。研究者认为早期阅读是前阅读阶段,相较而言,生动的绘本显然比枯燥的识字图片更为适合。

  3. 祖辈家长的阅读陪伴率超过父亲

  母亲是亲子阅读的主要陪伴者(63.5% ),其次为祖辈(18.6% ),第三才是父亲(17.32% )。可见,祖辈家长的陪伴率略高于父亲。目前0~3岁婴幼儿家庭的隔代带养现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将教育第三代的责任也转嫁到祖辈家长身上的做法值得质疑。

   ()年轻父母在亲子阅读中对孩子进行指导的能力不足,存在不少困惑

  1.大多数年轻父母没有建立阅读常规

  82.1%婴幼儿家庭没有设立专门的阅读区域,35.3%习惯将图书放置在孩子经常游玩的地方,仅有12.1%放置了独立的幼儿书架。同时仅有 46.2%的家庭能够做到每天阅读一次。事实上,早期亲子阅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而,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地点和固定的陪伴者,保持安静的阅读环境,营造充满书香的阅读氛围都是必不可少的。
  
         2.年轻父母普遍忽视孩子在亲子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选书问题上,52.1%的家庭由父母决定,亲子一起选的占27.2%,孩子自己选的仅占20.7% 。亲子共读的四种方式中给孩子读”(42.2% )、父母与孩子一起共读(35.3%)为主,聊书让孩子自己读较少,四种方式都涉及的占14.5%。研究者认为,早期亲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尽早开始自主阅读。因此,亲子阅读阶段父母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的参与。45.3%的家长报告阅读时让孩子自己选书确实有助于提高其阅 读兴趣。

  3. 年轻父母缺乏对孩子进行适宜而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

  相当数量的家长反映:在选择合适的绘本(41%)、应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39.9%)及具体

指导孩子阅读(32.4%)方面存在困难。当孩子没办法静静坐下来把一本故事书听完的情况下,54.3%的家长会选择放弃,20.2%会想一些办法,如发 出有趣的声音等。诚然,0~3岁婴幼儿的注意力水平低下,极其容易分心,无干扰的环境和多元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年轻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有大约一半的家长承认亲子阅读的经验是自己摸索的,23.2%来自电视、图书等大众媒体的介绍,仅有18.5%得到了专业的指导。这反映了婴幼儿家庭亲子阅读指导工作的广阔空间。


  (三)科学、系统的指导服务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早期亲子阅读的水平


  亲子阅读指导服务首先以专家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理念,奠定知识基础;然后以六次具体指导活动为服务主体,一对一地传授适宜的指导策略;最后以成果汇报活动进行总结提升。其中亲子阅读指导活动的步骤分为:引入性活动(引出图画书,引起阅读兴趣)——理解性活动(理解内容,学会阅读)——体验性活动 (体验情感、迁移经验)。个案跟踪主要采取家庭录像、评析讨论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整体设计具有系统性,并且符合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

  服务的效果评估发现:有90%以上家长报告孩子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快乐情绪上有较大的很大的改善和进步(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孩子阅读习 惯的进步相对不甚明显,仅有73.3%的家长报告有进步);有95%以上的实验家长,报告自己对亲子阅读内涵、重要性和功能增加不少认同增加很多 认同;有90%以上的实验家长,报告自己在陪伴阅读的时间、对孩子自主阅读的支持以及体会到的开心情绪方面增加不少增加很多
  

          三、对年轻家长的指导与建议

  (一)年轻家长应充分认识亲子阅读的目的和意义,逐步建立共读常规

  年轻家长首先应该明确亲子阅读的独特意义: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在阅读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是最能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加上孩子生来喜欢模仿父母 行为,父母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其次年轻父母要注意区分早期阅读早期识字,注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和发展阅读能力。建议父母从孩子出生起,每天保证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从为孩子读故事、讲故事、念报开始,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鉴于建立阅 读常规的重要性,年轻父母不妨安排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和场所,并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架,让孩子看书时随手可及,便于孩子养成及时整理书架的好习惯。周末经 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多受书香熏陶,也可以买孩子喜欢的书作为礼物送给他/她,而不仅仅是玩具、零食。

  (二)年轻父母应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和掌握亲子共读的有效策略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倡导合作式亲子阅读模式,即建构对话式亲子阅读过程,建立成人与儿童的良性互动关系。年轻家长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儿童书店等各类资源逐渐掌握国内外多元共读策略,比如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有目的的提问、保护孩子发问的积极性、并鼓励孩子的表现与创作等。特别要提醒的是,父母要把共读当成一种休闲方式而不是严肃的学习,不要强迫孩子看书,如果孩子没有心情阅读,可以换别的时间;如果孩子不喜欢这本书,可以换另外一本书。只要孩子感兴趣,在外面看到任何文字或图案都可以引导孩子读读看,也可以利用电脑使孩子关注文字和符号。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包含了儿歌时间 跚起步来看书活动,值得年轻父母借鉴。儿歌时间是为初生婴儿到初学走路的儿童和家长设计的,内容包括童谣、儿歌、律动、游戏、新奇小说和玩具分享等 环节。蹒跚起步来看书活动面向0~4岁孩子,为家长提供如何通过讲故事、唱歌谣和韵律诗的方式来让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

  (三)年轻父母应借助亲子阅读这一载体,树立亲子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理念

  亲子阅读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因而我们建议年轻父母尽量让孩子自己选书、从父母给他们讲故事过渡到让孩子讲给父母听,多鼓励孩子主动 与父母聊书。换句话说,我们提倡亲子阅读中的儿童参与儿童参与这一术语来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指儿童自由自愿的投人到表达观点、进行决 策或实施行动。大量的教育研究发现:有效的儿童参与,遵循着儿童发展的规律,体现着儿童的教育主体性,实践着儿童的主动发展,对于建构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儿童参与反映了年轻父母亲子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亲子共同成长适用于一切形式的亲子教育,超越了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其核心在于亲子间相互尊重的态度、相互探讨和共同参与的习惯、以及相互接受和相互认可的情感。这一理念一旦树立,家庭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评论:

发表评论

 
;